沈康赴江西掾

高誉冠时英,人皆倒屣迎。
决科材尚屈,掌狱职仍轻。
滕阁吟登健,吴山醉望清。
公余如访古,一为问丰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宋代官员沈康调任江西时的情景,展现了人们对他的敬重以及他本人的才情与闲适心境。

前两句说沈康名声很大,是当时的杰出人物,所到之处人们都热情迎接("倒屣"指急忙出门相迎,连鞋子都穿反了)。三四句透露他虽然才华横溢("决科"指科举高中),但官职仍不算高,在刑狱部门担任的职务权力有限。

后四句描写他在江西的生活:在滕王阁上精神抖擞地吟诗,在吴山饮酒远眺时视野清明。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说沈康公务之余如果去寻访古迹,一定要替诗人问问江西名地丰城的近况——这里用"问丰城"的典故(传说丰城地下埋着宝剑),既点出江西特色,又暗赞沈康如同宝剑般才气逼人。

全诗通过迎接场面、职位描写、登高赋诗等生活片段,塑造出一个受爱戴又有文人雅趣的官员形象,最后用"问宝剑"的典故收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语言平实但用典自然,读来能感受到作者对友人才华的欣赏和对其赴任的关切。

祖无择

( 1011—1084)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