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主簿伯曼

曾承恩命佐殊邦,多病归田检药囊。
玉树忍看埋土壤,朱弦无复奏宫商。
千金子壮心何恨,万卷书存业未荒。
惆怅旧游今已矣,山房题咏墨犹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曾伯曼的官员,情感真挚,充满对逝者的怀念和惋惜。

首联"曾承恩命佐殊邦,多病归田检药囊"讲的是曾伯曼曾受朝廷重用,去偏远地区任职,但因体弱多病不得不辞官回乡。这里"检药囊"的细节生动展现了他晚年与药为伴的境况。

颔联"玉树忍看埋土壤,朱弦无复奏宫商"用两个比喻表达痛惜:像珍贵的玉树被埋入土中,再也听不到他弹奏的美妙琴声。这两个意象既赞美逝者的才华,又表达失去的痛心。

颈联"千金子壮心何恨,万卷书存业未荒"说虽然壮志未酬令人遗憾,但他留下的书籍和学问不会荒废。这里既表达惋惜,又安慰说他的精神财富还在。

尾联"惆怅旧游今已矣,山房题咏墨犹香"最动人,诗人来到逝者生前住过的山间小屋,看到墙上的题诗墨迹犹新,但人已不在,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特别能引发共鸣。

全诗通过"药囊""琴声""书籍""题诗"这些具体物件,勾勒出一个抱病在身却才华横溢的文人形象。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悲伤,但通过"忍看""无复""惆怅"这些词,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绵长的哀思。特别是最后"墨犹香"的细节,仿佛逝者的才情仍透过墨香萦绕不散,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