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有作

欲望青天笑戴盆,脱盆放眼气贲贲。
纵无官守有言责,要采舆情振国魂。
已矣浮名轻草芥,浩然大气撼昆仑。
心胸万古凭开拓,冠冕虽无亦至尊。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记者这个职业的使命感和精神追求,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

1. 开篇的比喻很生动
"欲望青天笑戴盆"——记者就像头上扣着盆子看天的人(视野受限),但摘下盆子后立刻精神抖擞。这里用"戴盆"比喻现实束缚,"脱盆"象征记者突破限制追求真相的决心。

2. 职业信仰很热血
"纵无官守有言责"说记者虽不是官员,但肩负着监督社会的责任;"要采舆情振国魂"直白点出记者的工作就是收集民意、唤醒民族精神,像手机信号满格一样接收社会动态。

3. 人生境界很豁达
"浮名轻草芥"表示看淡虚名,"大气撼昆仑"用昆仑山比喻记者的浩然正气。这两句形成强烈对比:个人名利轻如草芥,职业操守重如高山。

4. 结尾升华主题
最后两句最有力量:记者用开阔的胸怀记录时代("心胸万古"),就算没有乌纱帽("冠冕虽无"),但凭着说真话的勇气就是无冕之王("亦至尊")。就像现在说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全诗用"盆子-昆仑山-冠冕"这些日常事物作比,把记者甘当社会守望者、不求名利但求真相的形象写得特别接地气。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职业豪情,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