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风吹飞絮点池蘋,无那伤春又送春。
试上驿楼高望处,落花无主更愁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时的伤感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用"飞絮"和"池蘋"这两个典型的暮春意象,勾勒出春风中柳絮飘落水面的动态画面。"无那"(无奈)二字直接道出诗人面对春去的无力感,两个"春"字重复使用,强化了依依不舍的情绪。

后两句视角从近景拉到远景:诗人登上驿楼远眺,看到遍地无人怜惜的落花。这个"无主"的细节特别打动人心——这些曾经美丽的鲜花,如今零落成泥却无人过问,就像那些被时光抛弃的美好事物。诗人把自己的愁绪投射到落花上,使抽象的伤春之情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自然融合,没有刻意说教。我们读着读着,仿佛也站在那座驿楼上,看着漫天飞絮和满地落花,心头泛起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这种通过具体景物传递普遍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