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林的隐逸画卷,充满了自然野趣和文人雅致。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它的魅力:
1. 画面感十足
前四句像放电影一样展现春日山林:青草碧绿得像要滴出颜色,山泉流淌倒映着白云。偶尔能遇见打渔砍柴的村民,走路时还能碰到成群野鹿——这些画面既清新又充满生机。
2. 文人隐居的快乐
"览古发长啸"是说对着古迹忍不住放声歌唱,"寻幽探秘文"指探索幽静处发现古代石刻。这两句活灵活现画出一个洒脱的读书人,在山里既玩得痛快又满足学问好奇心。
3. 浪漫的结尾
最后两句最妙:月光像两条娟秀的小路,流淌的光辉温柔照着画的主人(夫君)。这里把月光比作小路很新奇,又用"流景"形容月光流动,让人感觉整座山都在月光里活起来了。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水墨画:
- 有颜色(碧草、白云)
- 有声音(长啸、流水)
- 有动作(穿行、探寻)
- 最后用月光点睛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自由自在的山林生活,和自然亲密无间的感觉。诗人不直接夸画多好,而是通过想象画中景致,让人自己感受到这幅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