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招提院静照堂
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
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
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
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
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二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去招提院静照堂题诗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在尘世与静心之间的思考和抉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藻户面通漕,飞甍出重城。
这两句写的是院落的外部景色。藻户指的是雕刻精美的门窗,通漕指的是水上交通,飞甍指的是高高的房顶。重城指的是城市里的重重城楼。这两句描绘了一个临近水道、高耸入云的建筑,显得非常壮观。
2. 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
诗人来到院落,发现新建的静照堂还没有完全收拾好,于是又开始了长途旅行。这表达了诗人对探索和学习的渴望。
3.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
诗人穿着简朴的衣服,不论是暑天还是寒冰的天气,他都坚持外出,这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对追求的执着。
4. 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
诗人希望能够得到不同寻常的食物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同时他更是希望自己的诗集能够充满才华。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5.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
即使守门的人态度不恭,诗人也不在意,只为了能够题诗于堂上而感到荣幸。这表达了诗人求名求誉的心态。
6. 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
到了都城,车水马龙、人们为了名声和利益忙碌着,车马的喧嚣声不绝于耳。这里表现出作者对都城繁华和人世忙碌的观察。
7.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
人们都说隐居的人应该远离尘嚣,但作者却发现即使是隐士也在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奔波着。这表达了对隐居与世事之间的矛盾思考。
8. 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
只有内心宁静,才能控制住外界的种种诱惑。通过自我反省,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貌。这是诗人对于内心修养的深刻感悟。
9.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
为什么还要被山水所扰,大风中帆索反而显轻。这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10. 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
年末了,不要拖延时间,要尽快回到新堂完成题诗。这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以及对荣誉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