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建在高山顶上的亭子,以及诗人在此感受到的壮阔气象和自由心境。
前两句"冠峰亭子倚崚嶒,与颢气俱六位乘"是说:亭子像一顶帽子戴在高耸陡峭的山峰上,诗人站在这里,仿佛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一起遨游于六合(上下四方)之间。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亭子的高耸和视野的开阔。
后两句"设使步兵曾到此,应闻长啸发孙登"用了典故:假设当年爱喝酒长啸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来过这里,应该能听到隐士孙登的啸声。这里暗含两层意思:一是说这个地方适合像阮籍、孙登这样的高人雅士;二是表达诗人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在这里放声长啸,抒发胸中豪情。
整首诗通过描写高山亭台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语言虽然简练,但意境开阔,让人读来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登高望远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