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看似简单,却暗含深意。前两句写朋友来信劝自己辞官归隐,但诗人心里明白现实不允许这样做。
诗人用"谅子知其不可为"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朋友关心的感谢,又透露出身不由己的无奈。这种矛盾心理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有过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体验。诗人没有直接说"我不能辞职",而是用"你知道的"这种含蓄表达,既维护了朋友面子,又表明了自己的处境。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日常的书信往来,道出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与归隐之间的永恒困境。短短两句话,既有朋友间的温情,又有成年人的无奈,还有知识分子的清醒认知,非常耐人寻味。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