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太史种竹

此君不作此老客,庭院真应长绿苔。
古风藉汝数辈在,今雨从渠何所来。
岁晚简书留石室,月明环佩傍瑶台。
亦知径造有故事,一月须过三十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吴太史一起种竹的情景,通过竹子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写庭院如果没有竹子("此君"指竹),就会长满青苔,显得荒凉。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竹子的重要性。

中间四句用轻松的语气写种竹的雅趣。"古风"指古代文人的风雅传统,"数辈"指几代人,暗示种竹是延续文脉的行为。"今雨"既指当下的雨水滋养新竹,也暗喻朋友间的温情关怀。"岁晚"两句用典故描绘竹林美景:冬天竹影映在石壁上,月光下竹枝摇曳如仙女佩玉。

最后两句幽默地说,知道频繁造访竹林会打扰竹子生长("径造有故事"指竹子典故),但实在喜爱,一个月要来三十次。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对竹的痴迷。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将种竹这件小事写得妙趣横生。通过竹子这个意象,既展现了文人雅趣,又暗含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同时流露出真挚的友情。最妙的是结尾的幽默自嘲,让整首诗在雅致中透着生活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