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眉生二首 其一

倦翮复南翔,重眺钟阜烟。
旧游多环萃,群卉正芳鲜。
谓可扩吾襟,孤怀乃悄然。
非材窃禄位,俯仰惭高天。
术业一无成,浩浩送流年。
窳惰常废事,识闇或蔽贤。
多病无安食,多悔少佳眠。
无德居高明,众鬼瞰瑕愆。
无学臻衰耄,但为时所镌。
谁言所遇顺,抚衷百虑煎。
勤子来存访,至论探九渊。
郁塞乃过我,神困难为妍。
人世多乖迕,圆一缺常干。
羲娥驱童丱,举世惜华颠。
天命诚足畏,愁思且当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者的内心独白,充满了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慨。他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许多普通人都会遇到的困境和矛盾。

开篇用"疲倦的鸟儿南飞"比喻自己年迈返乡,重见故乡钟山。旧地重游本该开心,但看着繁花盛开,他反而感到孤独和失落。这里揭示了人老了常有的矛盾心理——明明环境美好,内心却快乐不起来。

接着他坦诚地列出自己的种种不足:做官却觉得自己德不配位,虚度光阴却一事无成,身体多病睡眠不好。最扎心的是"无德居高位,就像被鬼盯着找错处"这个比喻,生动表现了身居高位者的心理压力。

后面谈到更深的感悟:人生总是不圆满的("圆一缺常干"),时间流逝太快("羲娥驱童丱"指太阳月亮催人老),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最后他宽慰自己:天命难违,与其愁苦不如放下。

全诗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作者不摆架子,像唠家常一样说出每个普通人都会有的焦虑:事业无成、身体变差、德才配不上地位。但他没有停留在抱怨,而是最终选择接受不完美,这种豁达特别打动人心。诗中"众鬼瞰瑕愆"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接地气,让深刻的道理变得好懂。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