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钓台其二

七里终垂钓,高风薄九霄。
萧曹偏佐汉,巢许岂臣尧。
地僻连桑野,台狐控斗杓。
羊裘何处问,秋树正鸣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上钓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前两句“七里终垂钓,高风薄九霄”写的是严子陵在七里滩垂钓的故事,说他虽然身处高位,却像清风一样淡泊名利。这里用“高风”形容严子陵的高尚品格,用“薄九霄”比喻他超脱世俗的态度。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萧曹”指萧何和曹参,他们是汉朝的开国功臣,而“巢许”指巢父和许由,他们是上古时期的隐士。诗人认为,像萧何、曹参那样辅佐君王固然不错,但像巢父、许由那样隐居山林、不慕荣华的生活更值得向往。

后四句写景抒情。“地僻连桑野”写钓台地处偏僻,周围是桑田和原野;“台狐控斗杓”写钓台高耸,仿佛能触摸到北斗星。最后两句“羊裘何处问,秋树正鸣蜩”写诗人想寻找严子陵的踪迹,却只听到秋蝉在树上鸣叫,暗示隐士已不可寻,只有自然景物依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展现了秋日登高时的闲适和超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