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寇陷吉安诸孝廉自公车南还者弃舟走他道间关仅达而余姻家冯介孚步自东崖轻舟径度余闻而壮之兹道出螺川览观形势想见夙昔经行之处可谓知兵矣因赋所怀以质介孚
大江日夜流,名城高翼翼。
云谁风鹤惊,俄为狂寇得。
舟行断往来,闻者皆失色。
黔驴技几何,胡然空惕息。
隔江有长道,遥遥如矢直。
行树相掩映,翠峦纷可陟。
矧伊恫喝初,馀威讵能极。
褒衣仍缓步,匪纾亦匪棘。
指顾俄出险,伟哉徵定力。
以兹审敌情,彼已云胡忒。
何当建高牙,群氛受徽纆。
云谁风鹤惊,俄为狂寇得。
舟行断往来,闻者皆失色。
黔驴技几何,胡然空惕息。
隔江有长道,遥遥如矢直。
行树相掩映,翠峦纷可陟。
矧伊恫喝初,馀威讵能极。
褒衣仍缓步,匪纾亦匪棘。
指顾俄出险,伟哉徵定力。
以兹审敌情,彼已云胡忒。
何当建高牙,群氛受徽纆。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惊险又充满智慧的故事,背景是战乱时期吉安城被敌人攻陷的场景。
诗的开头描绘了吉安城的雄伟景象——大江奔流不息,城墙高耸入云。但转眼间这座名城就被敌人占领,水路交通被切断,消息传来人人惊恐。诗人用"黔驴技穷"的典故讽刺敌人其实没什么真本事,根本不必过分害怕。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写了另一条安全的陆路:隔江有条笔直的大道,绿树成荫,山色青翠。诗人认为敌人刚占领城池,势力范围有限,只要从容不迫地走这条路就能脱险。诗中特别称赞了冯介孚(诗人的姻亲)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表现,认为这种沉着冷静展现了过人的定力。
最后诗人总结道: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敌人的虚实,他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诗人期待能有英雄人物站出来,率领军队彻底平定乱局。
全诗通过对比慌乱逃窜与从容脱险两种态度,赞扬了临危不惧的智慧,也表达了对平定乱世的期待。语言生动形象,既有紧张的战斗场面,又有优美的自然描写,最后升华到对人生智慧的思考,读来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