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杂咏

空翠沾衣定几层,好山已是十年登。
嶙峋一片天边石,看尽人间几废兴(独秀岩)。
苔壁斜临石径回,万峰俱为一亭开。
春风曾记留佳客,野草香浓如酒杯(三奇亭)。
乐事春来未尽删,石门攀尽到松关。
最高亭上闲凝望,一段云归不碍山(最高亭)。
落尽残花春未归,探幽偏喜上崔嵬。
闲云一片穿岩出,吹到峰头作雨飞(雨山)。
峭石疏林气泬寥,山空时见白云飘。
他时我欲移家住,还种孤松挂酒瓢(漫岩)。
乱草荒垣古祭坛,双松高倚翠微寒。
灵根不与风霜尽,多少行人立马看(山川坛古松)。
著屐寻秋不欲还,齐山处处得奇观。
涵秋欲问题名处,一片荒榛断础寒(涵秋亭)。

现代解析

《齐山杂咏》通过描绘齐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岩石、亭台、云雾、松树等景象,展现了齐山的壮丽与幽静。

首先,诗人通过“空翠沾衣定几层”和“好山已是十年登”表达了对齐山的热爱和长久的依恋。这里的“空翠”指的是山中的绿色,“沾衣”则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湿气重,仿佛绿色都沾在了衣服上。诗人十年间多次登临齐山,说明他对这片山水有着深厚的情感。

接着,诗人用“嶙峋一片天边石,看尽人间几废兴”来描绘独秀岩的壮丽景象。这里的“嶙峋”形容岩石的险峻,“天边石”则强调岩石的高耸入云。诗人通过这块岩石,联想到人间的兴衰变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在描绘三奇亭时,诗人写道“苔壁斜临石径回,万峰俱为一亭开”,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色。苔藓覆盖的墙壁和曲折的石径,展现出亭子的幽静与古朴。“万峰俱为一亭开”则表达了亭子在山中的独特位置,仿佛万峰都为了它而展开。

诗人还通过“春风曾记留佳客,野草香浓如酒杯”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佳客”则是指曾经一起游览的朋友。野草的香气如酒般浓郁,勾起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

在最高亭,诗人“闲凝望,一段云归不碍山”,表达了对云彩的欣赏和对山的依恋。云彩飘过山峰,但并不妨碍山的壮丽,反而增添了几分诗意。

诗人在雨山、漫岩、山川坛古松和涵秋亭等景点中,继续通过描绘云雾、松树、荒草等景象,表达了对齐山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敬畏。特别是在描绘古松时,诗人写道“灵根不与风霜尽,多少行人立马看”,表达了对古松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和人们对它的敬仰。

总的来说,《齐山杂咏》通过对齐山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幽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