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座小楼外的花园美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春来楼槛外,百卉尽抒红"就像用相机拍下了一个全景:春天来了,站在小楼的栏杆边往外看,各种鲜花都绽放出红艳艳的色彩。这里的"抒红"二字特别生动,仿佛能看到花朵们正在舒展花瓣、释放红色的过程。
后两句"欲别风花味,香生第几丛"则把镜头拉近,转为特写:诗人想要分辨风中飘来的花香,却分不清这香气到底是从哪一丛花里散发出来的。这种"找不着源头"的描写反而更显出花园里香气弥漫、花丛密集的热闹景象。
全诗短短20个字,却包含了从远到近的视角变化,由视觉到嗅觉的感官转换,就像带着读者进行了一场春日花园的微型旅行。最妙的是最后那个俏皮的疑问,既表现出诗人的好奇,又留给读者想象空间——你可以自己脑补那片开得正艳的花丛是什么模样。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