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彭无山中丞(老友邵青门尝称无山为铁汉)

铁汉高名久属公,几番爱护主恩隆。
孤踪已致层霄上,群望方殷末路中。
独秀晴峰当幕府,碧浔秋瘴扫霜风。
天涯岁晚相思切,欲寄音书少塞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彭无山(时任中丞,相当于高级官员)的寄怀之作,表达了对老友的敬佩、牵挂和思念。

前四句聚焦彭无山的品格和境遇:
1. "铁汉"这个外号(邵青门起的)直接点出彭无山刚正不阿的硬汉形象,说他这个名声早就传开了。
2. "主恩隆"暗示他虽受皇帝重用,但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几番爱护"说明多次需要皇帝保护)。
3. 后两句形成对比:虽然他已身居高位("层霄"指云端,比喻高位),但众人("群望")仍期待他在艰难时刻("末路")能有所作为。

后四句转入景物抒情:
1. 用桂林山水("独秀峰"是桂林地标)代指彭无山的任职地,说晴空下的山峰像卫士般矗立在他办公的幕府前。
2. "碧浔秋瘴"描绘南方特有的湿热雾气,但"扫霜风"又写出秋风的凛冽,暗喻彭无山雷厉风行的为政风格。
3.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年关将至("岁晚"),相隔天涯的思念越发深切,想写信却苦于没有传信的鸿雁(暗指路途遥远难通音讯)。

全诗亮点
- 用"铁汉"这个接地气的称呼,让严肃的赠诗瞬间充满人情味。
- 写景时明写桂林风光,暗喻人物品格(如"独秀峰"呼应孤高清正的为官态度)。
- 结尾的"塞鸿"意象既点出距离阻隔,又留下余韵,比直接说"我想你但信送不到"更含蓄动人。

本质上,这是首"老干部之间的走心短信",既有对同僚事业的理解(高处不胜寒),也有老友间的惦记(天冷了你那儿瘴气重多保重),还巧妙用共同记忆(邵青门起的外号)拉近距离,堪称古代文人社交的满分作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