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菊花诗卷 其五 (癸卯、甲辰稿,清光绪二十九、三十年)

百尺澄台对落晖,旧吟花处地都非。
重寻十七年前梦,飘尽黄金泪满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前两句用对比手法:站在高高的澄台上看着夕阳,当年吟诗赏花的地方如今已完全变了模样。"百尺"极言台高,却更反衬出人在时间面前的渺小。

后两句用数字制造强烈的时间跨度:十七年过去,当初的美好回忆像梦一样难以追寻。最妙的是"飘尽黄金泪满衣",把落叶比作黄金,又把泪水和落叶混在一起,既写出秋景的绚烂,又暗含泪水把衣服都打湿的悲痛。不用直接说多伤心,通过"黄金泪"这个新奇比喻,就把年华老去、往事成空的哀愁写得既美丽又深刻。

全诗短短四句,有空间对比(高台与旧地),有时间跨度(十七年),有虚实结合(梦与泪),最后用眼泪和落叶交融的画面收尾,让普通的怀旧情绪有了油画般的质感。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