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
百花结成蜡,花香蜡不香。
如何此枝上,似蜡更芬芳。
意彼百花魂,结聚无所发。
英灵为此花,色香相假合。
虞姬死为草,舞动应乐节。
蜀主化杜鹃,啼染枝头血。
轮回有托化,亦闻金仙说。
花月自有妖,未易以理察。
乌知此花魂,为香不为蜡(同上书卷二八一一引《梅山续稿》)。
如何此枝上,似蜡更芬芳。
意彼百花魂,结聚无所发。
英灵为此花,色香相假合。
虞姬死为草,舞动应乐节。
蜀主化杜鹃,啼染枝头血。
轮回有托化,亦闻金仙说。
花月自有妖,未易以理察。
乌知此花魂,为香不为蜡(同上书卷二八一一引《梅山续稿》)。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蜡梅作比喻,探讨了生命轮回与精神永存的主题,语言生动有趣。
开头说百花像蜡烛一样凝固成蜡,但蜡本身没有香味。可为什么蜡梅枝头的"蜡"却格外芬芳?诗人由此展开联想:这可能是百花灵魂无处寄托,最终凝聚成蜡梅的形态,让色与香巧妙结合。就像虞姬死后化为随风舞动的草,蜀主化作啼血杜鹃一样,万物灵魂会以新的形式延续。
诗人认为花月自有灵性,无法用常理解释。最后点明主旨:蜡梅的珍贵不在"蜡"的外形,而在它继承了百花的灵魂之香。全诗通过常见事物,婉转表达了"精神不灭"的哲理,把抽象概念写得可感可触,读来既亲切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