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晦日雪

不肯凝祥向腊前,却来呈瑞入新年。
开妆已落梅花后,学舞争居柳絮先。
乍积欲迷芳草地,易消应避艳阳天。
遥知大辂躬耕处,共贺瑶华满舜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的是一场在新年初春时节降下的雪,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首先,诗人说这场雪“不肯凝祥向腊前,却来呈瑞入新年”,意思是这场雪没有在腊月(农历十二月)出现,而是在新年来临时才落下,仿佛特意为新年带来祥瑞。这里,雪被赋予了吉庆的象征意义,成为了新年的美好开端。

接着,诗人用“开妆已落梅花后,学舞争居柳絮先”来形容雪的轻盈与美丽。雪像是梅花凋谢后才开始绽放,又像是比柳絮更早地学会了飞舞。这里,诗人将雪与梅花、柳絮相比,既突出了雪的洁白与轻盈,又暗示了它在季节交替中的独特地位。

然后,诗人写到“乍积欲迷芳草地,易消应避艳阳天”,雪刚刚落下时,覆盖了芳草地,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仙境;但它又容易在艳阳天融化,因此需要避开阳光。这里,雪的短暂与脆弱被巧妙地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它的美丽与易逝。

最后,诗人联想到“遥知大辂躬耕处,共贺瑶华满舜田”,他想象远处的人们在田间耕作,看到这场雪也会感到喜悦,因为雪预示着丰收的好兆头。这里,雪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象征着祥瑞与希望,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雪的描写,展现了它在季节交替中的独特魅力,既美丽又短暂,既轻盈又脆弱,同时还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期盼。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雪的多重象征意义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