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歌七首(有叙)其一

乾枢尊,坤极静。
人之灵,感斯应。
于皇德,歆帝心。
悯下土,施丼霖。
霖之绝,土膏歇。
物以残,民益慑。
霖之来,天眷回。
物既苏,民乃怀。
霖之沛,汪且濊。
海灵翔,潢泽溃。
霖之足,灵爽伏。
沃八埏,蕃百谷。
人已悦,神益和。
精禋举,戬福多。
昉天邑,流海宇。
国祚隆,永无圮。

现代解析

这首《霖雨歌七首(其一)》是一首赞美及时雨带来生机、反映天人感应的颂歌,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结构像一部"雨的纪录片"
全诗用"霖之绝—来—沛—足"四个阶段,完整展现了干旱到降雨的全过程:
- 开头先写干旱惨状(土地干裂、万物凋零、百姓恐惧)
- 接着描写久旱逢甘霖的奇迹(云海翻腾、雨水充沛、沟渠漫溢)
- 最后呈现雨后生机(作物复苏、百姓欢欣、国家昌盛)
这种递进式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场拯救苍生的及时雨。

2. 暗含"天人感应"的智慧
诗中把下雨解释为"皇帝的德行感动上天"("于皇德,歆帝心"),这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 君主贤明 → 天降祥瑞(好雨知时节)
- 君主失德 → 天降灾祸(干旱惩罚)
这种思想虽然不科学,但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与人事关系的朴素认知。

3. 文字充满画面感与节奏美
- 三字短句如鼓点:"乾枢尊,坤极静"(天地秩序)
- 对比强烈:"物以残"vs"物既苏"(干旱与复苏的鲜明对比)
- 动词精准:"海灵翔"写乌云翻滚,"潢泽溃"写积水奔流
这些手法让诗歌既有祭祀颂歌的庄严,又不失自然现象的生动。

核心思想
通过歌颂一场拯救万民的霖雨,表达"明君德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理想政治模式。诗中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上天对人间德政的嘉奖,展现了古人敬畏自然、期盼仁政的朴素愿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