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京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诸公会饯于报国寺

双龙御节下重霄,九棘芳筵集上僚。冠盖宠行宾礼重,山川衔命去程遥。

天香清梵留僧室,雾树啼莺别市桥。幸遇圣明崇孝理,愿从南国采风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高规格的送别宴会,充满了荣耀感和使命感。

前两句用"双龙御节"和"九棘芳筵"这样华丽的词语,展现了送行场面的隆重。双龙代表皇家威严,九棘暗示高官显贵,说明这是一场由皇帝下令、众多朝廷重臣参与的饯行宴。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了送别场景:官员们以最高礼节相送,暗示这次出行任务重大;报国寺的香火与诵经声为行程祈福,市井的莺啼树影则为远行者送行。这些细节既表现了送别的庄重,又透露出对远行的不舍。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次出行是为了响应皇帝提倡的孝道治国,诗人将深入民间采集民谣,了解百姓心声。这既表达了效忠君王的决心,也体现了关心民生的情怀。

全诗通过饯行场景的铺陈,展现了一个受命出行的官员既荣耀又肩负重任的复杂心情,同时反映了古代官员"上承君命,下察民情"的职责担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