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弟桐音伯调奕庆诸子集东书堂各有诗见怀怅然赋之

茫茫远树一江分,潎潎流泉两岸闻。
愁思自能依落日,故人不用赋停云。
浔阳地僻追三隐,林下名高愧五君。
满目黄芦围水宅,几时归雁好同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孤寂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归隐的心情。

前两句写景:远处江边的树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两岸传来潺潺的流水声。这里用"茫茫"和"潎潎"两个叠词,既形象地描绘了景色的朦胧美,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

中间四句抒情:诗人说自己的愁绪就像夕阳一样挥之不去,但不需要友人写诗安慰("停云"指陶渊明思念友人的诗)。他羡慕浔阳三隐(陶渊明等隐士)的生活,又觉得自己配不上"竹林七贤"那样的高洁名声。这里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眼前只有枯黄的芦苇环绕着水边小屋,诗人期盼着大雁南归时能与友人相聚。"归雁"既是实写秋景,也暗喻自己渴望归乡的心情。

全诗通过江景、落日、黄芦、归雁等意象,营造出萧瑟寂寥的氛围,将思念友人、向往隐逸、感叹身世等复杂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用典贴切,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