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正月七日,武都雪霁立春)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玉佩琼琚下冷云。银界见东君。
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寂寞溪桥柳弄晴。老也探花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立春时节雪后初晴的乡村美景,充满生机与希望。

上片写春的降临:前村的梅花与白雪相映,春意一夜之间传遍千家万户。天上佩戴玉饰的仙女们(暗指雪花)从云端飘落,银装素裹的世界里迎来了春神。这里用"玉佩琼琚"形容晶莹的雪花,"东君"指春神,把自然现象写得富有神话色彩。

下片转到人间春景:姑娘们梳着桃花般的发髻,发钗上的双飞燕栩栩如生,她们正在写"宜春"字样的春帖。溪边小桥旁,柳枝在晴光中摇曳,而一位老者仍在兴致勃勃地寻访梅花。结尾"老也探花人"特别动人,说明连老人都被春光感染,展现出春天带给所有人的活力。

全词通过梅花、飞燕、柳条等典型意象,将神话与现实、自然与人情巧妙融合,既写出立春时节的物候特征,又传递出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语言清新明快,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生动的乡村迎春图。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