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清新高雅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开头两句“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意思是天地之间有一种纯净的气息,这种气息只有真正的诗人才能感受到并融入自己的心灵。这里的“清气”象征着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
“圣贤遗清风,不在恶木枝”是说圣贤们留下的清新风气,不会存在于恶劣的环境中。这里的“恶木枝”比喻那些低俗、丑陋的事物,强调清风只会在纯净、美好的地方流传。
“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表达了知音难寻的感慨。在千万人中,真正能理解诗人内心的人可能只有一两个。这种孤独感是许多诗人常有的体验。
接下来的“忆在东溪日,花开叶落时”回忆了诗人曾经在东溪的美好时光,那时花儿盛开,树叶飘落,景象宁静而美丽。这种回忆让诗人更加珍惜那段时光。
最后两句“几拟以黄金,铸作钟子期”是诗人表达对知音的渴望。钟子期是古代著名的知音,诗人甚至愿意用黄金来铸造一个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可见他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有多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清风的赞美和对知音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对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在世俗中寻找共鸣的孤独与渴望。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贯休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