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生日竹垞先生远寄名锡唾盂茶瓶

张铜沈锡皆禾产,一技成名不偶然。
今日瓶盂成古器,后生谁识百年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手工艺品的传承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说张铜匠和沈锡匠都是嘉兴(禾)人,他们能靠手艺成名不是偶然的,说明他们的技艺确实精湛。这里用"一技成名"突出了手艺人的价值。

后两句转到当下:当年他们做的茶瓶唾盂,现在已经成了古董。但百年过去,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认识这些老物件了。这里"后生谁识"四个字特别打动人,既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也暗含了对传统手艺可能失传的担忧。

整首诗就像在跟我们聊天:
1. 先说"你看这两个老匠人多厉害"
2. 然后感叹"他们做的东西都成古董了"
3. 最后轻轻一问"现在的年轻人还认得这些吗?"

诗人没有直接说"传统手艺要失传了",而是通过茶瓶唾盂从日常用品变成古董这个变化,让我们自己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文化的断层。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让人回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