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朱大行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前两句"九霄万里浩无边,黄鹄才飞隔紫烟"用壮阔的天空和飞翔的黄鹄比喻友人即将远行,暗示前程远大但也会相隔遥远。"子羽""贾生"两个典故分别指春秋时期的外交家子羽和汉代才子贾谊,暗示友人像他们一样才华横溢,必将有所作为。
中间"过逢寒士绨袍解,告别先公墓草芊"展现了友人的品格:他乐于帮助贫寒之士(解衣相赠),临行前也不忘祭拜先人。这些细节让一个重情重义的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回忆二人在禅寺读书的往事,"夜深如待旧人然"用灯火等待旧人的拟人手法,既表达了对往昔共读时光的怀念,也暗含期待重逢之意。灯火这个意象温暖而富有画面感,让离别之情显得真挚而不伤感。
全诗将典故、写景、叙事自然融合,既有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还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而含蓄,展现了传统文人送别诗特有的温厚情谊。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