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联句(己巳)

苦热今年甚,幽州亦蕴蒸(朱茂晭)。
久无甘雨降,惟见火云升(姜宸英)。
际夜焦烟合,经天杲日恒(张远)。
高林枯白带,浅沜露丹棱(王原)。
最怕冲灰洞,何须堰戾陵(徐善)。
河流金口腻,山翠画眉层(彝尊)。
黑蜧潜难见,商羊舞莫凭(万斯同)。
新畬荒稷黍,遗种虑蟊螣(朱俨)。
雩队分行缀,祠官典故徵(谭瑄)。
力难驱旱魃,咒乃试番僧(查慎行)。
童女双丫髻,旂竿五色缯(李澄中)。
新妆朱箔卷,杂戏绿衣能(魏坤)。
虹霓群情望,尘埃万目瞪(黄虞稷)。
疾雷无影响,长毂但輷輘(释净宪)。
销夏愁无策,联吟喜得朋(龚翔麟)。
尽谙微径入,不待小僮应(汤右曾)。
席帽人人脱,亭栏处处凭(郑觐衮)。
剧谈多野趣,苛礼必深惩(钱光夔)。
旅迹频年共,乡心触绪增(宸英)。
小航思划桨,精舍忆担簦(茂晭)。
白剥乌头芡,青牵紫角菱(原)。
夕风嘶麦蚻,横港没鱼鹰(右曾)。
竹树浓于画,笆篱密似罾。
千家花满屋,六月稻交塍(彝尊)。
自失江村乐,翻怜毒暑仍(善)。
黄沙随扇集,白汗比浆凝(远)。
易渍床床簟,空支院院棚。
担稀珠市果,价倍玉河冰(慎行)。
槁落含香蕊,挛拳袅格藤(斯同)。
暗窥蛛网缩,乾坼燕泥崩(翔麟)。
户撤垂帘额,瓶添汲井绳(俨)。
慵寻温水浴,只想冷硎登(瑄)。
三葛衣犹重,双丝履不胜。
拨书嫌走蠹,悬拂倦驱蝇(坤)。
秪觉娑拖便,谁甘褦襶称(觐衮)。
到门防客刺,无地曲吾肱(彝尊)。
亟买泉浇圃,同贪草藉艿(宸英)。
酒拚河朔饮,茶爱武夷秤(澄中)。
返照斜初敛,微凉暮可乘(原)。
分曹争射覆,四座百觚腾(慎行)。

现代解析

这首《苦热联句》是清代多位诗人合作写成的联句诗,主题是描写酷暑难耐的夏日生活。全诗用生动直白的语言,把炎炎夏日里人们的煎熬和应对方式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里用了大量生活化的比喻和细节描写:
1. 天气描写非常形象——说太阳像火球一样挂在天上("惟见火云升"),夜晚的热气像烧焦的烟("际夜焦烟合"),连河水都变得黏糊糊的("河流金口腻"),蜘蛛网都热得缩起来了("暗窥蛛网缩")。

2. 人们避暑的各种方法很接地气——有求神拜佛的("童女双丫髻,旂竿五色缯"),有去戏班子看绿衣艺人表演的,有拼命吃冰的("价倍玉河冰"),还有学古人"河朔饮"(大碗喝酒解暑)。

3. 暑热带来的困扰写得很真实——汗水像浆糊一样黏("白汗比浆凝"),竹席都被汗浸湿了("易渍床床簟"),热得连书都不想翻("拨书嫌走蠹"),苍蝇赶都赶不走("悬拂倦驱蝇")。

4. 农村和城市的对比很有趣——一边是稻田交错的美景("六月稻交塍"),一边是城里人热得买高价冰块;一边是自然风光("竹树浓于画"),一边是市井生活("担稀珠市果")。

全诗最妙的是结尾:虽然天气这么热,但诗人们聚在一起联句作诗、喝酒行令("分曹争射覆,四座百觚腾"),反而找到了苦中作乐的方法。这种在困境中保持文人雅趣的态度,正是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这首诗就像一组生动的"古代高温生活纪录片",用白描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古人没有空调电扇时,是如何用智慧和幽默对抗酷暑的。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