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四日送子延哲北上八日至镇江游甘露寺看狠石泛舟登焦山至绝顶顺风扬帆直抵金山壮哉游乎得诗四首 其一 甘露寺
颇忆登临胜,拿舟复此过。
嬴劖伤断垄⑴,梁刻认馀波。
海雾晴嘘蜃,江风夜吼鼍。
孙刘何处问,狠石卧荒坡。
嬴劖伤断垄⑴,梁刻认馀波。
海雾晴嘘蜃,江风夜吼鼍。
孙刘何处问,狠石卧荒坡。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送别友人后,重游镇江甘露寺的所见所感。全诗用通俗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江畔画卷。
开头"颇忆登临胜"直接点明这是故地重游,坐着小船再次经过这里。接着用两个细节描写历史遗迹:秦始皇时代刻字的断碑(嬴劖),和南朝梁代留下的模糊石刻(梁刻),这些残破的文物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了江上奇观:晴天海雾中仿佛能看到海市蜃楼(嘘蜃),夜晚江风呼啸像鳄鱼在吼叫(吼鼍)。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比喻,让江景显得既奇幻又壮阔。
最后两句转入怀古:当年三国英雄孙权、刘备在此结盟的往事已无处追寻,只有传说中他们坐过的"狠石"(一种形似动物的怪石)还孤零零地躺在荒坡上。这个结尾巧妙地把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融合在一起,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既有历史文物的特写镜头,又有江天风物的全景画面,最后用一块怪石作点睛之笔,让千年历史在眼前活了起来。语言虽然简单,但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选择,共同营造出雄浑苍凉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