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漫步到"学古堂"的所见所感,通过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景:诗人悠闲地走过雾气笼罩的堤岸,发现一座隐藏在石径深处的学堂。这里的"烟堤""石蹊"营造出一种幽静朦胧的意境,暗示学问之路需要耐心探寻。
中间四句讲学堂的作用:学堂里悬挂着古代圣贤的教诲(奎文)像日月一样明亮,指引着为人之道(义路)。通过研究古籍(稽则)能获得智慧,讨论治国之道(议斯政)就不会迷失方向。这里用"日月"比喻经典的永恒价值,用"端倪"表示学问能揭示人生真谛。
最后两句是人生感慨:诗人从孩童到年过半百,始终铭记着儿时师长在耳边的谆谆教导。"髫年"指童年,"耳言提"生动表现了师长当面教导的场景,说明启蒙教育对人的深远影响。
全诗通过一次普通的访学经历,表达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主题。诗人用"信步"的悠闲态度、"日月"的永恒意象、"半百"的时间跨度,将求学问道写得亲切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终身学习的美好。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对童年教诲的回忆,说明真正的学问不仅存在于书本,更在于代代相传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