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竺长老住集庆龙翔寺 其一

东南隐者人不识,一日才名动九重。
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衲衣香煖春留麝,石钵云开夜卧龙。
何日相从陪杖屦,秋风江上采芙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以及他与外界的关系。诗中的隐士原本在东南方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但有一天他的才华被皇帝发现,名声大振。尽管他被皇帝赏识,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地湿厌闻天竺雨”,意思是隐士对连绵的雨天感到厌倦,因为潮湿的环境让他不适。而“月明来听景阳钟”则描绘了他在月夜中聆听钟声的情景,享受宁静的时光。这里的“景阳钟”可能指的是寺庙的钟声,象征着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隐士的日常生活。“衲衣香煖春留麝”描绘了他穿着简朴的僧衣,身上还留有春天的香气,暗示他生活简朴但充满自然的芬芳。“石钵云开夜卧龙”则描绘了他在夜晚休息时,石钵的云雾散去,仿佛有龙在其中休息,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最后两句“何日相从陪杖屦,秋风江上采芙蓉”表达了诗人对与隐士相伴的向往。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一起在江边散步,在秋风中采摘芙蓉花,享受自然的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他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既有对隐士才华的赞美,也有对他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