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作
凿破苍苔地,引来寒溜长。
中有碧荷盘,红莲净以芳。
薰风扇炎熇,赤日回朱光。
披襟坐钓石,高柳阴生凉。
诗成复浩歌,对酒成疏狂。
恣我一朝乐,焉知人事忙。
邀宾时共适,临流飞羽觞。
洒然万虑清,援琴调宫商。
地僻绝喧杂,世事浑相忘。
兹盟幸无爽,终岁来徜徉。
中有碧荷盘,红莲净以芳。
薰风扇炎熇,赤日回朱光。
披襟坐钓石,高柳阴生凉。
诗成复浩歌,对酒成疏狂。
恣我一朝乐,焉知人事忙。
邀宾时共适,临流飞羽觞。
洒然万虑清,援琴调宫商。
地僻绝喧杂,世事浑相忘。
兹盟幸无爽,终岁来徜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凉世界,充满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感受它的魅力:
1. 造景如画
诗人先亲手打造理想天地:凿开青苔地引来清冽流水,池中碧绿荷叶托着粉红莲花。用"寒溜""碧荷""红莲"等色彩明快的词语,搭配"凿破""引来"等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这个人工小池塘的诞生过程。
2. 避暑雅趣
面对炎炎夏日("薰风扇炎熇,赤日回朱光"),诗人选择在柳荫下垂钓石上,敞开衣襟享受清凉。最有趣的是他随性而为的举动:写完诗就放声高歌,对着酒壶显露狂态。这种"恣我一朝乐"的洒脱,生动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率真性情。
3. 忘忧之境
后六句将快乐升级:邀请好友临水饮酒("羽觞"指古代酒杯),弹琴清心。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僻静之地,所有烦恼都被流水洗净。结尾"兹盟幸无爽"的约定,透露着希望永远保持这种逍遥生活的渴望。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镜头:从建造池塘到纳凉作诗,从独饮到聚友,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诗人用"碧荷""朱光"等明艳色彩与"寒溜""阴凉"的清凉感形成奇妙平衡,让读者在视觉清凉中感受到心灵的自由。这种亲手创造理想国、在俗世中开辟精神绿洲的智慧,至今仍能引发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