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州天庆观

隘寺鼓钟透,殊庭瑞庆垂。
上清唐塑像,正一汉遗师。
经箓青城派,楼台紫极基。
尧天跻寿域,羽佩有威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天庆观的道教宫观,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典故展现了它的庄严与历史底蕴。

前两句写观中景象:钟鼓声穿透山寺,庭院祥瑞笼罩。"隘寺"暗示宫观位于幽静之处,"殊庭"突出其与众不同。三四句用历史典故点明宫观背景——唐代的上清派在此塑像,汉代正一道的祖师也曾在此传道。这两句将道观与两大著名道教流派联系起来,彰显其源远流长。

五六句继续铺陈道观特色:藏有青城派的珍贵经书,楼台建筑仿照道教最高仙境"紫极"而建。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在这尧舜般的太平盛世,道观里的仙人玉佩叮当、仪态威严,仿佛人间仙境。

全诗通过钟鼓声、建筑、经书、仙人等元素,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地勾勒出一幅道教圣地的立体画卷。诗人巧妙地将道观与历史典故、道教传说相融合,既展现了宫观的庄严气象,又暗含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对普通读者而言,这首诗就像一扇窥见古代道教文化的窗口,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独特魅力。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