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谣

北风吹天天雨霜,沈沈夜色生横塘。
揽衣忽听双雁翔,月白洲空寒夜长。
丁丁漏滴清川水,孤城倒影波瀰瀰。
一片南山翠自凝,万籁凄凉声不起。
独鹤长唳天风回,沧溟流光仅一杯。
仙山桂树纷户牖,侧身东望空徘徊。
空徘徊,萝叶舞。
长林无人幽径深,白石黏云月方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寂静的夜晚,充满了孤独和沉思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寒冷的夜晚,感受到他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北风呼啸、天空下霜的景象,突出了夜晚的寒冷。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听到双雁飞翔的声音,而月光下的洲头显得空旷而寂寥,时间仿佛变得特别漫长。这里,雁的飞翔和月光的空寂,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随着诗的发展,诗人提到滴水的声音和孤城的倒影,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感。南山的翠绿虽然依然存在,但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被凄凉的气氛所笼罩,没有任何生命的声响。

然后,诗人描绘了一只孤独的鹤在天空中长鸣,仿佛在回应天风的声音。沧溟(大海)的流光在诗人眼中只剩下了一杯水的大小,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渺小和无奈。仙山上的桂树似乎在窗户边摇曳,而诗人只能侧身向东望去,心中充满了徘徊和迷茫。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徘徊和无奈,描绘了长林无人、幽径深邃的景象,白石上似乎还黏着云彩,月亮正挂在半空中。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孤独无助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夜晚的孤寂、思念和无奈。诗人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丰越人

明浙江鄞县人,字正元,号天放野人。丰坊孙。有《丰正元集》,一作《天放野人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