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花岩

回磴临阴霞,抗步造浮云。
前宫未及暝,来翠一何纷。
宝景临台满,玉涧隔叶闻。
冲虚恍无寐,冥寂魄自欣。
凌晨挟远公,缘巅瞰江濆。
扶摇摘星石,驯扰鸾鹤群。
终然释害马,坐觉凡圣分。
诸天跂予久,朅来庸惮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登高望远的山中夜游,充满了仙气飘飘的意境和禅意。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登山过程
诗人傍晚开始登山,石阶被晚霞染红("回磴临阴霞"),越爬越高仿佛踩到云上("抗步造浮云")。这里用"抗步"(用力迈步)和"造"(到达)两个动作词,让读者感受到攀登的吃力与兴奋。

2. 山顶夜景
到达山顶寺院时天还没全黑("前宫未及暝"),但周围山色已变得朦胧("来翠一何纷")。月光洒满楼台("宝景临台满"),隔着树叶听见溪水声("玉涧隔叶闻"),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听觉,营造出清幽的仙境感。

3. 禅意感悟
诗人在虚空般的宁静中("冲虚恍无寐")感到精神愉悦,第二天清晨带着僧人("远公"指高僧)登顶看江,摘星石、鸾鹤群这些意象暗示远离尘世。最后四句是悟道:放下执念("释害马"指解除烦恼),顿悟凡圣之别,觉得天界诸神早就等着自己悟道了。

全诗妙在把爬山这件普通事写得如登仙境,通过"霞→云→月→星"的时间推移和"山脚→山腰→山顶"的空间变化,展现了一个从尘世到超脱的精神升华过程。最后点出:只要内心清净,人间亦有仙境。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