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讽刺了官场浮华,赞美了读书人的清高自在。
前两句描绘了官场盛况:成群的官员仪仗队里站着精心打扮的官员("蛾眉"代指修饰仪容),像汉代东马严徐这些著名文人都忙着写歌功颂德的文章。这是当时文人求取功名的常态。
后两句突然转折:世上怎会有像画中汪赞善这样的人,独自坐在云雾缭绕的山谷里读书?看着这幅《读书秋树根图》,真要笑话顾恺之(虎头)画圣贤像的痴心了——因为现实中哪有这样超脱的人啊!
全诗妙在:
1. 用"安有斯人"的反问,暗示汪赞善的清高在官场中实属罕见
2. "笑虎头痴"其实是说画家太理想化,反衬出汪赞善确实与众不同
3. 秋树根的意象既点题,又暗示读书人扎根大地的踏实品格
本质上,这是首"高级夸人诗",表面说"哪有这样的人",实际在赞叹汪赞善超然物外的品格,比那些追逐名利的官员高明多了。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