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排闷

耳聋便稳睡,眼暗总迷云。
树湿直如沃,花香不待焚。
燕归知旧主,蜂坌有新君。
莫怪今非昔,从他聚必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书斋排解烦闷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日常景物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身体感官的变化:耳朵聋了反而能安稳入睡,眼睛昏花看东西像隔着一层云雾。这里用身体缺陷反衬出心境的平和——感官迟钝反而让人远离尘嚣。接着描写雨后树木湿漉漉像被洗过一样,花香自然散发不需要焚烧香料,展现山居生活的清新自然。

五六句用燕子归巢认得旧主人、蜜蜂忙着围绕新蜂王这两个动物习性,暗喻世间万物都在遵循自然规律运转。燕子认主写"不变",蜂群易主写"变",形成巧妙对比。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不要感叹现在不如从前,世间万物本来就是聚了又散的。诗人用豁达的态度看待人事变迁,就像接受燕去蜂来一样自然。这种"聚散无常"的感悟,既是对眼前景物的总结,也是对人世沧桑的释怀。

全诗用最普通的山居景物——睡觉、看云、湿树、花香、燕蜂,道出最深刻的人生哲理。语言就像聊天般平实,但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选择,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禅意的山居世界。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