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因寄(乐天自此郡谢病西归)

湖上收宿雨,城中无昼尘。
楼依新柳贵,池带乱苔春。
云水正一望,簿书来绕身。
烟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新任职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反衬出公务缠身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雨后清晨的美景:湖面还留着昨夜雨水的清新,城里空气明净没有灰尘。新建的楼阁与嫩绿的柳树相映成趣,池塘边杂乱的青苔也透着春意。这些景物描写充满生机,暗示诗人初到任时的新鲜感。

后四句笔锋一转:刚想好好欣赏云水风光,堆积的公文就围了上来。望着通向洞庭湖的烟波水路,不禁羡慕那些泛舟江湖的隐士。这里用"簿书来绕身"的生动比喻,把公文拟人化,突出公务的烦琐。最后用"愧"字点明心境,表达了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和身不由己的愧疚。

全诗妙在两种生活的鲜明对比:一边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一边是枯燥的案牍劳形。诗人没有直接抱怨,而是通过这种巧妙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语言清新自然,像"楼依新柳贵"这样通俗又精巧的句子,既好理解又耐人寻味。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