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灵鹫清长老二首 其一

粗读书难尽信书,世谁鲠直但阿谀。
平生湖海悲游子,晚岁乾坤老腐儒。
知己尚堪抬醉眼,从僧似欲剃吟须。
何当灵鹫兼三竺,日伴猿饥侣鹤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充满自嘲与无奈,又透着一丝豁达。

开头两句直白地表达了读书人的困惑:读的书越多,越发现书里写的不一定都对;世上哪有真正耿直的人,大家不都在阿谀奉承吗?——这是对现实社会的尖锐批判,也流露出对理想破灭的失望。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自画像:年轻时漂泊江湖,像个无家可归的游子;到老了一事无成,成了个迂腐的书生。幸好还有知己能一起喝酒解愁,跟着僧人修行时,甚至想剃掉胡子(象征放弃文人身份)。——这些句子用自嘲的口吻,写出了读书人的辛酸与自我解脱的尝试。

最后两句是幻想:要是能住在灵鹫山(佛教圣地)和西湖三竺(风景胜地)附近,每天与猿猴、野鹤为伴该多好!——这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全诗的魅力在于:它用大白话写尽了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既愤世嫉俗,又无力改变;既自嘲迂腐,又渴望超脱。语言幽默中带着苍凉,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读书人老了到底图个啥"的人生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