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的江边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前四句写景:江上的月光清冷皎洁,波光粼粼的亭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奇妙。萤火虫在沾满露水的草丛中飞舞,疲倦的乌鸦绕着风中摇曳的树枝盘旋。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幽静而略带寂寥的中秋夜景。
后四句抒情:诗人由月亮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人世间的聚散离合。月亮不会长久圆满,就像故人总是说着离别的话。诗人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比作"千里恨",这份遗憾如此深重,以至于想要借酒消愁。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完美结合。清冷的月光、倦飞的乌鸦,这些景物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而"素魄不长满"的感叹,更是道出了人生无常的深刻哲理。最后"一杯辞"的设想,既表达了思念之苦,又展现了诗人试图排解愁绪的豁达。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