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日衙散回留大将及幕属饮清心堂观晚菊分韵得噪暮字

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

先偏井络密,后拒参旗掉。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

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开边吾岂敢,自治有馀巧。

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䍦倒。

馀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日里将军与幕僚们在清心堂饮酒赏菊的场景,同时融入了对边疆战事的思考和自我调侃。

诗的开头,作者用“甲光射曾云”来形容将军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仿佛能穿透云层,而“雨脚不敢到”则暗示了将军的威严让风雨都不敢靠近。接着,“西山明古雪”描绘了远方雪山在秋日阳光下的明亮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感觉。

诗中提到“先偏井络密,后拒参旗掉”,这里可能是在描述将军在战场上的布局和策略,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随后,“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则进一步以弓箭和剑鸣来象征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然而,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歌颂战争,而是用“开边吾岂敢,自治有馀巧”表达了自己对开疆拓土的谨慎态度,认为治理内政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

接下来,诗人将场景拉回清心堂,描绘了将军与幕僚们饮酒赏菊的轻松氛围。“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展现了他们在繁忙公务之后的片刻闲暇,大家共同欣赏菊花,享受秋天的美好。

诗的最后几句,作者用“馀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来形容他们在闲暇时切磋文字,甚至以毛锥(毛笔)为武器,展开了一场文人的“笔战”。这种幽默的自我调侃,既展现了文人之间的友谊,也体现了他们在战场之外的另一面。

整首诗既有对边疆战事的深刻思考,又有对日常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军事与文学之间的自如切换,以及他对生活的多重感悟。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