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正仲母永寿太君 其一

天锡期颐寿,恩疏石窌封。母仪兼事事,子贵亦重重。

归旐沧江水,新阡翠岭松。曾参无所系,不待禄千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为悼念朋友王正仲的母亲所写。全诗通过四个层次,用平实温暖的语言表达对逝者的敬意。

首联"天锡期颐寿,恩疏石窌封"用"期颐"(百岁)和"石窌"(贵族封地)两个典故,说老太太享高寿、受皇恩,但语气平和如话家常。颔联"母仪兼事事,子贵亦重重"像聊天般夸赞她既是模范母亲,又培养出显赫的儿子。

颈联笔锋一转,用"归旐"(灵幡)、"沧江"、"新阡"(墓道)、"翠岭"四个意象,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中勾勒出送葬场景,哀而不伤。尾联特别巧妙,用曾参(孔子弟子)的典故,说逝者品德高尚,不需要千钟俸禄来证明价值,就像在说"她一生行善,已经足够圆满"。

全诗没有痛哭流涕的悲伤,而是像在回忆一位令人尊敬的邻家老太太,用她长寿、贤惠、教子有方的人生亮点,以及青山绿水的安葬环境,传递出"这是圆满一生"的温暖慰藉。典故用得自然如口语,哀思藏在平静的叙述中,展现出宋代悼亡诗含蓄深沉的特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