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山居的秋日画卷,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开篇以"追随仙人赤松子"的典故切入,暗示诗人向往隐士生活。随后用"拨开树林面对山丘"这样生动的动作,带读者进入隐居场景。诗中选取了四种典型秋景:傍晚山谷里高粱红艳、秋日山间桂花飘香,既温暖又清雅,形成色彩与香气的双重冲击。
五六句巧妙运用两个典故:用"石镜"比喻水面如镜映出菱花,暗含隐士自照修心的意境;"桐门琴曲"则用伯牙鼓琴的典故,传递知音难觅的淡淡忧愁。随后笔锋一转,用"飞泉如雨""积云似楼"两个绝妙比喻,将山间气象写得既灵动又壮观。
结尾点明主旨:这样的仙居美景,连贵族王孙都会流连忘返。全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景物描写,最终落在"山中可留"的隐逸主题上,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诗中比喻新颖,画面感强,把寻常山景写得充满仙气,让人真切感受到隐士生活的诗意与魅力。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