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热闹的宴会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官员的威仪和百姓的围观热情。
前两句"衣紫金鱼耀服章,桐庐太守捧壶觞"像特写镜头:一位身穿紫色官服、佩戴金鱼袋(高官标志)的太守正在宴会上敬酒。紫色官服和金鱼袋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示出主人尊贵的身份。
后两句"邦人闻道南来贵,观者浑如入射场"则拉远镜头:当地百姓听说南方来了大人物,纷纷跑来围观,场面热闹得像观看射箭比赛一样。这里用"射场"作比喻,既表现了人群的密集,又暗示了百姓对权贵的好奇与仰慕。
全诗短短四句,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宴会主人的特写,到围观人群的广角,既展现了古代官场的礼仪排场,又记录了市井百姓的生活趣味。最妙的是最后这个比喻,把严肃的官场应酬和热闹的民间娱乐联系在一起,让整首诗顿时生动起来。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