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山图
峰迥留深隐,天清袭素袍。
栖身断人迹,游目送鸿毛。
树挂栖厓鸷,藤悬饮子猱。
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
木客吟时共,山樵弈处遭。
浮云过水尽,孤月挟霜高。
羽使来三岛,胎仙舞九皋。
左招玉斧饮,右揽赤松遨。
空色收寥廓,虚声起绎骚。
弹琴遗古散,载酒棹轻舠。
遂向图中见,谁能世外逃。
乘槎几月(一作日)至,一泛九秋涛。
栖身断人迹,游目送鸿毛。
树挂栖厓鸷,藤悬饮子猱。
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
木客吟时共,山樵弈处遭。
浮云过水尽,孤月挟霜高。
羽使来三岛,胎仙舞九皋。
左招玉斧饮,右揽赤松遨。
空色收寥廓,虚声起绎骚。
弹琴遗古散,载酒棹轻舠。
遂向图中见,谁能世外逃。
乘槎几月(一作日)至,一泛九秋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如"深隐的山峰"、"清澈的天空"、"独行的鸿雁"等,营造出一个宁静超脱的世界。诗中提到的"栖厓鸷"(栖息在悬崖上的猛禽)、"饮子猱"(喝水的猴子)、"龙眠石涧"、"虎撼树根"等形象,既展现了山林的野性之美,又暗喻着隐士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木客"(山中的精灵)吟诗、"山樵"(砍柴人)下棋,以及"羽使"(仙鹤)和"胎仙"(传说中的仙禽)的舞蹈,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仙气的境界。最后,诗人通过"弹琴"、"载酒"等闲适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乘槎"(乘船)和"九秋涛"(秋天的波涛)作结,暗示着隐逸生活的自由与广阔,引人无限遐想。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将自然景观与隐逸情怀完美结合,用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带领读者体验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