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舟

公非不通险,任重载者浅。
此去荷责轻,又得先归便。

现代解析

《再送舟》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的“公非不通险”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并非不懂得前方的困难和风险,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勇敢和坚定,正是面对挑战时应有的态度。

接下来的“任重载者浅”则暗示,虽然肩负的责任很重,但如果能够合理地分配和承担,其实并不会觉得过于沉重。这提醒我们,在面对繁重任务时,要学会分解和管理,才能游刃有余。

“此去荷责轻”进一步表达了这种轻松的心态。诗人似乎在说,这次出发,虽然依然有责任在肩,但因为心态的调整,反而觉得负担轻了许多。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告诉我们在面对压力时,心态的转变可以带来巨大的不同。

最后一句“又得先归便”则揭示了一种智慧和策略。诗人可能在暗示,有时候,适当的退步或调整,反而能让我们更快地达到目标。这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灵活性和策略同样重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浅显的语言,传达了一种面对责任和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它告诉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合理分担责任、调整心态、灵活应对,这些都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这种深刻的哲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员兴宗

隆州仁寿人,字显道,仕前居九华山,号九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荐除教授。召试,擢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所上奏议,大抵毅然抗论,指陈时弊。孝宗乾道中,疏劾贵幸,中谗去职,侨居润州而终。多与张栻、陆九渊诸学人书简往复。有《采石战胜录》、《辩言》、《九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