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望亭六首

朝朝暮暮见长河,见了长河只厌他。
却爱画师能画水,不看死浪与生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有趣的生活哲理。

前两句"朝朝暮暮见长河,见了长河只厌他"说:每天早晚都能看见这条长河,看多了反而觉得厌烦。这就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再美的风景天天看也会失去新鲜感。

后两句"却爱画师能画水,不看死浪与生波"笔锋一转:但偏偏喜欢画家画出来的河水,因为画中的水没有真实的波浪起伏。这里点出了艺术与现实的差别——真实的长河有起伏波澜,而画中的水是静止的,反而更让人喜爱。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揭示了"熟悉产生厌倦"的心理
2. 点明艺术可以提炼现实,创造比真实更美的意境
3. 用"死浪与生波"的对比,生动表现了动态与静态的不同魅力

就像现代人拍照发朋友圈,真实场景可能杂乱,但经过构图和滤镜处理,反而比亲眼所见更美。诗人八百年前就悟透了这个道理,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深刻的艺术真谛。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