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汶上马尚书墓

华表苍苍立墓门,百年翁仲至今存。
行人为说尚书墓,何处流传有子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路过汶上地区马尚书墓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简洁的画面和含蓄的追问,传递出对历史沧桑和家族传承的思考。

前两句写实景:月光下,墓前华表(石柱)显得苍老斑驳,守墓的石像(翁仲)历经百年依然矗立。这里用"苍苍"和"至今存"营造出时光流逝的厚重感,石像的"存"与后文子孙的"无"形成潜在对比。

后两句转为对话:路人指点着说这是尚书墓,但诗人却发出疑问:这位显赫人物的后代如今在哪里呢?这种疑问不是真的寻找答案,而是表达一种感慨——再显赫的人物也难逃被时间遗忘的命运,所谓的家族传承在历史长河中可能早已中断。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极简的笔法勾勒出深沉的历史感。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石像的坚守与子孙的消失这对矛盾,让读者自己体会功名利禄的虚幻。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古迹时会产生的联想:当年那些风云人物,他们的故事和血脉,如今还剩下什么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