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再次经过临清这个地方时,想起已故的岳父陆射山先生,内心充满悲伤的回忆。
首联"重经淹泊地,往事独心惊"直接点题:重新来到这个曾经停留过的地方,想起往事就感到心痛。一个"独"字突出了无人倾诉的孤独感。
颔联"客路贫相倚,归舟病不轻"回忆当年:在漂泊途中,他们曾相依为命;回程时岳父已经病得很重。这两句用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患难与共的亲情。
颈联"百年随梦断,孤月傍愁生"转入感慨:人生百年就像一场梦那样短暂,如今只剩自己对着月亮发愁。"孤月"这个意象特别能烘托孤独的氛围。
尾联"流尽州门泪,潺湲是水声"最动人:作者说自己的眼泪都流干了,现在听到的潺潺水声,仿佛还在替他哭泣。这里把流水声比作哭声,让无形的悲伤变得可听可见。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通过重游故地、回忆往事、感叹人生、借景抒情四个层次,把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表达得真挚动人。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怅惘,以及"欲语泪先流"的克制表达。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