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萧山岁寒堂

伊堂早颓挫,松柏亦憔悴。常惟摧为薪,中涂失苍翠。

昨来始营葺,榱桷复高丽。萧萧青云干,始有百大意。

神明顿来还,故老咸歔欷。朝燕得所常,问谁救其敝。

吾家渥洼驹,颇有超绝气。好事能复古,爱奇趣起废。

后凋甚明白,来者思彷佛。此实贤智谋,古人贵岂弟。

仲尼颂子产,其养民也惠。召公憩甘棠,后世歌蔽芾。

勉旃崇其业,事足伯父继。令名与佳树,自可俱亿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堂屋(岁寒堂)从破败到重修的故事,通过松柏的比喻传递了坚韧与重生的哲理。

核心内容解析:
1. 衰败与重生
开头用"堂早颓挫,松柏憔悴"描绘老屋和周围松柏的破败,连常青的松柏都快被砍作柴火。后来有人重修屋宇("营葺"),梁柱重现光彩,松柏重新挺立如"青云干",让老人们感动落泪。这里用房子和树木的复活,暗喻传统精神的延续。

2. 赞美重修者
诗中夸赞主持重修的人像"渥洼驹"(传说中神骏的马),有魄力做"复古""起废"的事。把他比作古代贤人子产(孔子称赞的惠民官员)和召公(在甘棠树下办公被后人怀念),说明办实事的人会被永远铭记。

3. 深层寓意
最精彩的是"后凋甚明白"——松柏经历寒冬才显本色,提醒后人要像松柏一样经得起考验。最后两句把"好名声"和"佳树"并提,暗示精神传承和树木生长一样,需要用心养护才能长存。

语言特色:
全诗用"松柏-屋宇-贤人"三条线交织,把重修房屋的小事升华到文化传承的高度。比如用"神明顿来还"形容老屋恢复生机,用"蔽芾"(茂盛貌)呼应《诗经》典故,既通俗又有文化厚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