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临淄道上

清秋满目临淄水,一半是,牛山泪。
此地从来多古意:王侯无数,残碑破冢,禾黍西风里。
青州从事须沈醉,稷下雄谈且休矣!
回首吴关二千里。
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路过山东临淄时的所见所感,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

上片写眼前景色:
秋天来到临淄河边,满眼萧瑟,这里的山水仿佛都浸透着古人的泪水(牛山是当地名山,齐景公曾在此感慨人生短暂而落泪)。这片土地处处透着沧桑感——当年那么多王侯将相,如今只剩残破的墓碑和荒坟,庄稼在西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历史的无情。

下片写心中感慨:
面对此情此景,作者说:别说什么"青州美酒"(代指享乐)了,也别说当年稷下学宫那些精彩的辩论了(齐国曾有的文化盛况),这些都成过眼云烟了。回头望望故乡(吴关指江南),远在二千里外。这时突然想起当年冯谖弹剑唱歌要回家的故事(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觉得他说得对——人生终究还是要回归本真啊。

全词的精髓在于:
通过古今对比,用残碑荒冢与历史盛况的强烈反差,表达"繁华终成空"的感悟。最后用"回家"这个朴素愿望作结,暗示在历史长河中,功名利禄都不如返璞归真来得实在。语言上"禾黍西风""残碑破冢"等意象特别有画面感,能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沧桑变迁。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