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王次公)奉命去关中地区视察学政的壮阔场景,充满豪迈的英雄气概和壮丽的山河意境。
前四句用一系列动态画面展现王观察的威仪:他像汉代大儒马融那样开设讲座(绛帐),腰间佩剑闪耀如长虹。在秦地(陕西)他像伯乐相马般选拔人才(收骏骨),又像汉武帝选美般网罗贤士(辇蛾眉)。这些典故都暗喻他此行的使命是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
后四句转入关中风光描写:晴空下的终南山紫气缭绕(紫阁),黄河的冰雪映着醉中吟诗的身影。最震撼的是遥望华山(岳顶)——古人常在名山刻石题字,而此刻重见题刻,仿佛与万古不变的金色天空相对而立,突显出时空的永恒与人类的壮志。
全诗将人物功业与自然奇观相结合,既赞美了王观察的使命担当,又通过"黄河""华山"等标志性景观,展现了关中地区雄浑苍茫的地理特质,最后以天地永恒衬托人事功业,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